撰文| 止戈 编辑| 闫建武
现在任何一场行业会议几乎都离不开“调改”这个话题,但对于调改是“无脑”吹捧、盲目上马,还是冷静思考、逻辑推导,这成为会议是否能为行业带来理性、建设性和指导性的关键。
毕竟,零售商业的发展规律才是最需要被探寻和深究的。
9月16-18日,在河北唐山举办的第五届社区零售业发展论坛上,与会者对此感受颇深。通过这次会议,大部分与会者都认识到,当前国内零售行业有走偏的风险。
当前零售行业日益陷入一场“低头调改”的风潮,不问合不合适、需不需要,只求新不新潮、高不高级,动辄千万的资金投入,有时候却只是为了弥平老板内心的焦虑感而已。
这样不仅不会对企业发展带来正向提升,也会对“调改”这个本质上追求企业进化、行业升级的好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一定要避免低头调改。因为它让很多企业陷入了没有方向感的盲目之中。盲目本身就是危机,所以在企业调改之前,必须首先做到抬头看路。
抬头看路是要知道市场发生了什么,环境变化了什么,新的消费需求会催生出什么样的商品,进而知道为什么调改、基于什么调改,甚至有勇气和信心打破既有调改框架,做业态的重构、运营的重解。
这就是龙商网&超市周刊举办第五届社区零售业发展论坛的行业背景,同时也是这届大会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此次大会的主题定为了:生态进化、精进升级。
同样,基于这样的定位和目标,龙商网&超市周刊于10月13日-15日在湖北武汉举办的雅斯海盗班第二期,更是为行业调改提供了全新的“轻样本”,成本低、接地气、效果好,可实操路径更强,完善并更新了调改行为的内涵。
赋能,我们一直在路上。
01
业态创新比单纯卖场调改更重要
在本次大会的主题演讲中,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和生鲜传奇创始人王卫都提出:基于市场和需求变化的业态创新发展是当前最应该认识到的发展趋势。
目前来看,这种趋势就是食品超市业态的兴起。
在陈立平看来,食品超市是一个全新的业态,而不是在超市调改中增加熟食加工品类、餐饮堂食等就可以称作食品超市。因为这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调改加工区只是对过往大卖场模式的优化和改进,而食品超市是从底层运营逻辑到表层商品、卖场都截然不同的业态,因此小修小补的调改并不能成为业态演进的方向。
这就是“全新业态”的含义。那么运营上有什么不同?
陈立平从加工品类运营基础的食品安全工作、店面运营基础的人力用工构成以及商品运营核心的“少品种多量”系统化阐释了食品超市的业态本质——满足当前老龄化少子化独居化人口结构新需求而衍生出来的零售业态。
这正是当前社区零售再度兴盛的原因,是消费需求促使熟食、加工、餐饮等品类的崛起,而不是加工品类崛起能让大卖场起死回生——运营逻辑的出发点至关重要。
王卫开了3000平的食品生活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大卖场与食品馆之间的运营区别。这也是他本次大会演讲的主题。
比如,他提倡的分散收银、移动就餐的理念,这是对大卖场集中收银的颠覆式做法,其核心理念在于着眼于消费者即食性、情绪性需求的当场满足,“想要吃就能吃到,而不必非要等到收银台结账的时候才能吃”,这大幅度提升了商品动销,更重要的是抓住了年轻人的消费情绪;
再比如,在加工品类实践中,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把餐饮小吃化作为品类运营的重点。所谓餐饮小吃化,就是摒弃传统大众熟食品类,如卤味熟食等,换成特色化、地域性、网红性小吃品类,比如烤生蚝、关东煮、烤肠烤串等,现做现吃,强调现场即食,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从以上举措可以看出,王卫在实践食品生活馆时,核心运营的出发点其实是放在情绪性消费需求的满足上,包括即食性、便利性设施设备改造、包括小吃餐饮化的品类打造等。
基于此理念,王卫在这家食品生活馆里将“零食新鲜现做”作为差异化商品特色的关键构成之一,将诸如现烤坚果、现制甜点、轻食以及炸烤食品等打造成一个现制零售专区,用现制新鲜感满足消费者情绪性消费需求,销量不俗。
通过这样的实践,王卫总结出食品生活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大卖场的新生事物,从运营到组织到商品需要全新的思维、全新的做法。
这些理念和实践给唐山大会的与会者既带来了理念上的冲击又带来了实践上的震撼,可谓振聋发聩。
“当前中国零售行业的生态进化在哪里?就是这种新业态的出现,而这种新业态一定是基于对国内社会经济环境深入思考和敏锐感知之下才会产生,而不是跟随风潮的人云亦云。本质上,它是一种颠覆性的全新业态。”
龙商网&超市周刊董事长高建成在大会发言时明确指出了行业生态进化的真正内涵所在。
02
信任如黄金 调改不能做成生意
生态进化是一方面,既有业态的升级调整也是这次大会聚焦讨论的重点内容,只不过这种精进升级并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某一方法,而忽视了其他路径。
比如调改。很多与会专家在大会上提醒,当前调改正在异化成一门生意,这已经偏离了调改的本质。
与会专家和企业家普遍认为,调改的本质就是对超市行业不适应当前市场变化的行为和业态进行调整,是企业适应需求变化、积极自我升级的体现。
“所以,超市调改本来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很多企业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进行调整,而现在的调改都在照着一个模子在刻。”广东佛山好好多董事长曾志广说。
但当前实体零售行业涌动的“调改风潮”却有着单一化和排他性的风险。门店升级、空间重构、商品重组——这些词汇如同符咒般被反复提起,似乎成了零售企业自我救赎的不二法门。众多企业陷入“为调改而调改”的怪圈,将门店改造视为追逐风口、迎合资本的表演。
第三方设计公司、设备供应商、概念包装机构组成庞大产业链,不断输出标准化方案:北欧极简风、工业复古感、网红打卡点——这些脱离土壤的“奇观”被批量复制。然而,卖场再高档、商品再精致,若与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毫无共鸣,那真就偏离了零售行业发展的基本商业逻辑。
当形式超越本质,当模仿驱逐思考,零售行业的调改已然走到必须深度自省的十字路口。
在这次大会发言中,广东好好多集团董事长曾志广、湖北雅斯集团董事长杜晓宜、步步高集团党委书记陈志强分别谈了自己对于调改的看法和企业的做法。
曾志广从调改行为的本质要求出发,认为效率提升才是很多企业快速摆脱当前运营困境的关键,如果企业的“精气神”没有调好,而只追求表面的“光鲜”,那么这个企业没法“健康”。
而杜晓宜在大会上的发言更是让所有人重新认识了调改。“我研究了一下,永辉超市大约改了150家店,平均下来每家店大约投入1870万调改费。而我们鄂州雅斯新亚太花了多少钱?只花了10万块钱。”
当前雅斯鄂湘赣等地正在掀起一场“雅改”风潮,不同于重资产、重资金投入的现行调改范式,杜晓宜提出的“雅改”本质上以供应链赋能和理念重塑的轻资产模式为主,这就解决了当前很多企业在面临调改时遇到的一个本质性的矛盾:很多中小微零售企业是因为自身面临困境才不得不调改,不调就面临倒闭的风险,但如果重资本投入,却又可能马上就倒闭,因为本身资金链就已经很紧张了。
而雅改解决了这个矛盾,通过模式输出、供应链赋能、理念重塑,让中小微零售企业可以用非常少的资金投入获得良好的调改效果,从而迅速扭转经营困境。
这对占行业大部分的中小微零售企业来讲,无疑是最符合他们的调改路径,是福音。
步步高集团党委书记陈志强的演讲,则向大会展示了步步高集团通过调改,使企业由“危”转“安”的过程和成效,强调调改的系统性,“内心最真诚的要求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才能保证措施不变样。”
“任何调改,本质都是超市重建消费者信任的过程,不管是效率提升让价格回归价值,还是品类升级满足消费新需求,亦或是自有品牌构建社区客户满意度,本质上都是在围绕‘信任’做文章,只要坚持住这个本质,所有的举措都是好的调改。”龙商网&超市周刊董事长高建成说,信任如黄金,不管什么调改举措,建立信任是根基。
03
区域零售优秀案例的现场展示
此次大会不光有理论层面的创见、思想层面的碰撞,更有脚踏实地的优秀案例提供现实参考。
这就是唐山郑兆丰生鲜超市的现场参观和董事长郑春庆的现身说法。
作为本次大会的协办方,唐山郑兆丰生鲜超市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企业发展道路,通过极致化提升生鲜品类占比、极大丰富熟食和现场加工品类、提升卖场品质等做法使得郑兆丰成为唐山人民最喜爱的超市之一。从社区零售的角度来讲,它完全可以当作全国零售行业的标杆和榜样。
因为社区零售本质并不要求规模有多大,但一定要求有符合社区居民一日三餐和日常生活需求的经营特色,即扎根社区、深度理解本地居民需求。
这一点郑兆丰做得极为出色。
在大会组织的现场参观中,与会者深入了解了郑兆丰石油家园店、惠民园店和翔云店的详细运营情况,对于郑兆丰优秀的生鲜运营能力、差异化的加工和餐饮品类构成以及卖场整体运营、员工工作状态等有了最直观和真实地感受。
唐山郑兆丰生鲜超市董事长郑春庆则为大会做了重磅压轴演讲。在这场主题为“重建生鲜经营规则”的演讲中,郑春庆详细介绍了郑兆丰的企业理念、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
“郑兆丰自身的定位是家庭厨房+城市食堂,因此我们特别重视生鲜和加工品类,这是郑兆丰的核心。”
郑春庆对于生鲜品类和加工品类的理解远超一般企业,尤其是对于生鲜来构建“信任”、用加工来满足“情绪”需求,成为郑兆丰一直深受唐山市民喜爱和追捧的关键。
当然,核心底层的效率是支撑所有门店运营的关键,这种效率包括供应链效率(直采即商品周转)、卖场运营效率(坪效、人效)和数字化的底层驱动能力。
从郑兆丰的案例可以看出,任何做得优秀的企业,无一不是从底层管理到表层运营全方位的精细化提升,并且全部围绕着核心运营理念展开,从而形成整体风格特点,奠定差异化竞争优势。
这点和陈立平、王卫等人的观点一致。
除了主会场演讲,本次大会还安排了实操性极强的平行论坛,包括:生鲜论坛、深加工论坛及企业内控和数字化管理专题,从“道、法、术”多层面满足参会者需求。
第五届社区零售业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既是对行业发展现状的深度思考,同时又是发掘新机会新业态的前沿展示,为整个行业发展升级提供了方向建议和智力支持。






